北京市2012-2013年度PM2.5主要成分質量百分比:
經過一年半的科學研究,北京市PM2.5來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今天發(fā)布。北京市全年PM2.5來源中區(qū)域傳輸貢獻約占28-36%,本地污染排放貢獻占64-72%。在本地污染貢獻中,機動車、燃煤、工業(yè)生產、揚塵為主要來源,分別占31.1%、22.4%、18.1%和14.3%,餐飲、汽車修理、畜禽養(yǎng)殖、建筑涂裝等其他排放約占PM2.5的14.1%。
市環(huán)保局最新發(fā)布:PM2.5最高過半來自京外;機動車排放占比提高1.7個百分點。
經過一年半的監(jiān)測及研究分析,市環(huán)保局昨天正式發(fā)布了北京PM2.5來源解析最新研究成果。全年PM2.5來源中,區(qū)域傳輸貢獻約占28%至36%,本地污染排放貢獻占64%至72%。在本地污染貢獻中,機動車排放比例最高,達31.1%。市環(huán)保監(jiān)測中心主任張大偉表示,在一些特定的空氣重污染過程中,通過區(qū)域傳輸進京的PM2.5會占到總量的50%以上。
PM2.5究竟來自哪里?區(qū)域傳輸比例最高超五成。
源解析結果顯示,在北京PM2.5來源中,區(qū)域傳輸貢獻大約占28%至36%,本地污染排放影響占64%至72%。市環(huán)保監(jiān)測中心主任張大偉透露,如果遭遇特定的重污染過程,區(qū)域傳輸的貢獻可以達到50%以上。
張大偉進一步解釋了北京經常發(fā)生的三種重污染過程的類型:一是傳輸型污染,即以外來輸送為主導的,這時北京邊界尤其是南部邊界的污染物濃度上升速度會非?,然后污染物像波浪一樣向城區(qū)推進;第二類是積累型污染,這種情況下污染以本地排放為主,呈現出城區(qū)污染重、郊區(qū)污染輕的特點;第三類就是特殊型污染,比如燃放煙花爆竹、外來沙塵入侵等帶來的重污染過程。他說,超過50%的貢獻比例就出現在第一種污染類型下。
PM2.5來源為何變化?機動車排放貢獻比例提高。
2012年,本市曾發(fā)布過2010年至2011年的PM2.5源解析結果。當時的數據顯示,本地PM2.5的來源中機動車排放比例占29.4%,而此次的源解析結果中,機動車排放占本地PM2.5的31.1%,比之前的研究提高了1.7個百分點。
“這不是說機動車排放的PM2.5數量增加了,其實數量也在減少,只是其他污染物排放下降更明顯,所以機動車排放對PM2.5的貢獻凸顯了出來。”張大偉解釋道,這一結果也充分說明,機動車排放對北京大氣污染的影響巨大,減排力度還需加大。
對于不少市民提出“為何北京機動車比國外一些大城市少,燃油標準國內最高,排放比例卻依然那么高”的問題,張大偉說,北京機動車的使用強度要比國外一些大城市高出兩三倍,雖然實施了國內最領先的國五排放標準,但還有100多萬輛國一、國二標準的老舊機動車,油品的標準和質量和國外也有差距,“歐洲已經實施了第六階段標準,咱們現在是相當于歐五的標準。”
張大偉特別強調,柴油車對本市PM2.5的貢獻不容小視。他說北京的柴油車數量僅為汽油車數量的約10%,但汽油車和柴油車貢獻的PM2.5比例卻大致相同,特別是重型柴油車,單車每公里的排放量是汽油車的數十倍。
PM2.5來源怎樣查出?11個采樣點采集6萬個數據。
市環(huán)保監(jiān)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,PM2.5來源非常復雜,既包括一次排放,也包括二次反應,但大部分都需要通過二次轉化。源解析就是建立污染源與環(huán)境空氣質量之間的定性或定量關系,以確定大氣污染治理主要對象和優(yōu)先順序,是科學決策的基礎。
據介紹,在過去一年半的時間里,環(huán)保部門采用35個空氣子站連續(xù)監(jiān)測的方式,掌握PM2.5時空變化規(guī)律。源解析采樣點一共選了11個,包括9個環(huán)境采樣點和2個交通環(huán)境采樣點,如東四、車公莊、通州、房山、懷柔等,在空間分布上具有代表性。通過對486個有效樣品進行52種成分測試分析,獲得了6萬多個成分數據。
采集數據范圍還包括本市的10類主要污染源,其中既包括像燃煤電廠等固定有組織排放源,也包含了道路揚塵等固定無組織排放源,還納入了機動車等流動排放源。而在機動車排放源中,還分別選擇了33輛重型柴油車和12輛輕型汽油車做測試,這其中既包括北京本地車輛,也包括在北京行駛的外地車輛,“都是采集車輛實際行駛時的數據,”張大偉說。
記者了解到,今年3月31日,環(huán)保部會同中科院、工程院對PM2.5源解析研究項目進行了專家論證,研究成果得到權威專家的高度認可,認為本研究監(jiān)測布點合理、采樣規(guī)范、分析準確,方法科學、結果可靠。
PM2.5來源如何公布?未來定期發(fā)布源解析結果。
市環(huán)保局監(jiān)測處處長劉賢姝表示,源解析包含成分和來源兩方面,其結論在不同的時間段和不同的區(qū)域,與各個城市具體發(fā)展階段的特征相關。隨著本市大氣治理措施的不斷開展,排放特征可能會發(fā)生相應的變化,源解析也是動態(tài)的。
張大偉告訴本報記者,PM2.5源解析本身工作量非常大,而且需要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進行大尺度的監(jiān)測。此外,PM2.5來源結果的變化,其實年際間變化不會特別大,每年都發(fā)布源解析,無論從管理成本還是實際效果上,都不是很有必要,“未來我們會定期發(fā)源解析成果,但是這個定期是兩年還是三年,或者是其他時間間隔,要根據實際工作的開展情況再決定。”
來源:北京晚報